close

電影名稱:An Education(名媛教育)

an education 

年份:2009
國家:the UK
導演:Lone Scherfig
演員:Carey Mulligan、Peter Sarsgaard 

 

◎摘要

an education 

Jenny是一個聰慧用功的16歲女孩,在她快要十七歲那年,一個下著大雨的午後,遇到了長她十幾歲的男人David。Jenny出身於一個平凡的家庭,是家中獨女,父母親對於她寄予厚望,而她本身的夢想就是進入Oxford研讀英文。對於法文有特別偏好,喜歡法文歌法國食物法國服飾,喜歡古典音樂,也喜歡藝術品。她編織的未來,美好的未來,等她進入大學後才能實現的未來,在她現存單調枯燥的生活中,彷彿遙遙無期。David的出現,帶領Jenny進入她夢寐以求的世界,到音樂廳聽現場演奏,上高級餐廳吃飯,到巴黎購物,住高級飯店,在拍賣會上競標古董畫作,甚至帶她到Oxford晃一晃認識名人。David跟Jenny打得火熱,Jenny開始思考他在學校求學的意義,她發現自己的未來可能就是跟學校老師一樣,帶著黑框眼鏡,叮嚀學生念書改作業;這時,David和Jenny求婚,Jenny開心答應,她決定休學,成為David的老婆,卻發現,David已婚。Jenny深受打擊,最後決定重讀,重新上學,進入了Oxford。



◎心得

An Education改編自英國記者Lynn Barber的回憶錄。

an education
一開始David出現時,我就覺得怪怪的,Jenny愛上David並相信David會跟她結婚,讓我覺得很扯。或許是文化不同,時代不同(那時是1960年代),跟年長陌生人發生感情,我怎麼看也覺得古怪。但是,風趣幽默又有錢的男人,可以吸引的女人範圍非常廣闊,包誇年輕不懂事對未來充滿憧憬、但飽受現實阻礙的小女孩Jenny。Jenny在學校成績優秀,所有長輩都對她有高度期許,甚至她自己也期望自己能進入Oxford,只是,她希望的是,能逃離現在的生活,進入大學,看自己想要看的書,聽自己想要聽的音樂,做自己想要做的事。她努力的一切,她努力的意義,就是為了脫離現在煩悶苦造的生活。

當這個機會來臨時,誰不想好好抓住呢?
愛情會讓人衝昏頭,尤其是此愛情能實現妳未來的美夢。讓我不解的是,本來聰慧的Jenny在此時卻失去她的判斷力,連她的父母都對她與David的未來相當樂觀,由此可見,人的盲點,在慾望被實現之剎那,最容易展現。因為David給他們一家人,帶來完全不同的氣氛,人生好像因為有David,就變彩色。如同許多中樂透的人,在買彩券時,都想好說以後若會發大財,必定好好規劃人生,卻在幸運之神眷顧之時,因貪婪的天性,失去自己長久以來的計畫,而發狂,最終導致悲劇。Jenny的悲劇發生在她發現David是有婦之夫,而Jenny拋棄了所有。Jenny後來對父母破口大罵,說為什麼他們沒看清David的真面目。此處,我看見身為父母的無奈,他們也是希望女兒幸福,所以要她認真唸書考上未來很有保障的Oxford University,但是,捷徑出現了,他們跟Jenny一樣興喜若狂,也被蒙蔽了。

看著Jenny慢慢厭倦學校的意義,想快速成長進入那種有品味有錢階級的生活時,我心中的想法就是:難道女人一定要靠男人才有辦法得到這種生活嗎?電影中把David比喻成Jenny的Mr Rochester(Mr Rochester是Jane Eyre中的男主角),Jane Eyre是個孤兒,靠著自己的能力,獨立自主,被有錢的Mr Rochester雇為家庭教師後,雖然與他產生情愫,最後發現Mr Rochester有個老婆,她也毅然地離開,因為她有身為女性的自尊。Jane靠著自己的能力,最後得知Mr Rochester眼盲手殘也沒有豪華大宅,決定回到他身邊照顧他,不是一個男人照顧女人,而是這個獨立的女人照顧著男人。Jane並沒有想靠Mr Rochester生活,只是純粹的愛情;而Jenny卻將兩者融合了,就我個人認為,David帶給她的愛情中,Jenny受到物質上的誘惑遠大於愛。

 

最後Jenny在這段情感中跌倒了,成熟了,明白了。
她最後進入牛津大學,成為普普通通的學生,或許是像Helen嘲笑的,戴著黑框眼鏡,抱著厚重的書本,長著雀斑,又肥又醜的女學生。但,或許不是,因為,Jenny已經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與夢想,不需要藉助外力。

電影中最後的結尾我覺得很棒,Jenny和一個年紀相仿的男孩,騎著腳踏車在校園裡。

"So, I went to read English books, and did my best to avoid the speccy, spotty fate that Helen had predicted for me. I probably looked as wide-eyed, fresh, and artless as any other student...But I wasn't. One of the boys I went out with, and they really were boys, once asked me to go to Paris with him. And I told him I'd love to, I was dying to see Paris... as if I'd never been."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