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電影名稱:唐山大地震

唐山大地震 

年份:2010
國家:中國大陸
導演:馮小剛
演員:徐帆、張靜初 、陳道明

 

◎心得

1976年,唐山大地震在幾十秒之間,使所有的一切就這樣毀於一夕之間。馮小剛執導的《唐山大地震》改編自華裔暢銷作家張翎的作品「餘震」,主題單單環繞著一個家庭因為地震的破碎,骨肉分離失散,在災難的陰影中成長之後以四川大地震救災而重逢。原先進入電影院時,我本以為《唐山大地震》為一災難紀錄片,但其實它為實質的劇情片,以一個平凡和樂的小家庭,反映與連結了數千個經歷地震災難的家庭們。

唐山大地震 

電影一開始,觀眾們見到的是一幅尋常的農村工業景象,元妮、大強及他們的一對雙胞胎方登及方達生活在一起,幸福美滿的小家庭。卻在一霎那間天搖地動,地震的震撼音效充斥著電影院,觀眾們見到的是螢幕中的人們驚慌失措、不停地喊叫。大強死去,元妮尋找著孩子卻發現孩子們被一大塊水泥板壓著。水泥板的一頭是兒子,一頭是女兒,要救兒子女兒就得死,要女兒就不要兒子,元妮到底要哪邊?

唐山大地震 

手心手背都是肉,對母親而言,不管選擇是什麼都是困難的決定。電影中,元妮選了救兒子。為什麼是救兒子呢?是情急之下,隨便的一個答案?或有更深的意涵?在地震之前,方登和方達都要吃紅柿子,元妮跟方登說:讓給弟弟吃,媽明天再去買。元妮要方登把柿子讓給弟弟,是因為弟弟年幼,或是元妮的偏袒?在更之前,吹電風扇時,元妮及雙胞胎一起吹著新電風扇,臉上浮現滿足笑容時,元妮是親了方登的臉頰,元妮深愛兩個孩子,但在抉擇時,她選了兒子。最簡單的解釋是:重男輕女。但從此以後,元妮心中的傷痛就一直擱著,她永遠忘不了自己犧牲了女兒換了兒子。她扶養兒子長大,但她心中不斷存有應該跟方達一樣年紀的方登。《唐山大地震》這部電影裡,把元妮這個母親的角色刻畫地相當細膩:這是個在地震中用女兒的命換來兒子的命的母親、幾秒的時間導致了無時無刻的憂傷及惦掛

以方達的觀點而言,他的負擔也不小,在他身上的擔子一個為死去的姐姐、一個是心痛的支離破碎、把全部希望寄予他身上的母親。在電影中,故意強調這樣張力的點,在元妮回舊家原址燒紙錢時,一邊燒一邊唸著方達要好好上課,而方達回答:早知當初就救我老姐了。元妮呼的一巴掌就過去了,而方達也看著母親愣住了;他深知自己的殘忍,自己說出母親心中最痛的地方,元妮心中的傷口永遠不會結痂。

唐山大地震 

但是,被認為死去的方登根本還活著,活著的她已失去對人的信任。在地震中,她親耳聽到母親說:救弟弟。那樣愛她的母親,卻選擇犧牲他的性命,不論多麼包容地去體諒為人母親的心情,年幼的方登深知自己是被犧牲的那一個,縱使她沒死,活著被領養了,她也不願再記起那段往事。當她男朋友要她做流產手術時,方登堅持不做,男友以「何必犧牲自己的青春」來勸方登,方登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:你根本不懂什麼叫犧牲。因為方登就是被犧牲者。災民是不是永遠都該是災民?為什麼地球依然轉動著,年華流逝著,那段記憶卻深深影響了這群人的後半生。每個人都有幸福的權利,但他們的幸福是背負著那些至親的性命,這樣的重擔子拖著走的後半生,是多麼艱辛

唐山大地震 

《唐山大地震》是部感人的親情片,在電影院裡我也是斷斷續續地哭泣。但是有些地方實在有些突兀,例如元妮在地震中的叫喊聲誇張到有些矯柔。此外,此片夾雜著政治意識,包誇對於解放軍高度的讚美、對於毛澤東高度的崇拜、或是四川大地震中中國政府的救災行動等,都不太真實。

看大陸演員們演戲,實在是很淋漓暢快,他們的底子都夠深,不如台灣許多新生代演員的青澀。

 

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